中金在线 > 财经 > 消费

|消费

守好“鱼篓子”重在耕海养海

经济日报

|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

  

远洋捕捞是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人们对海洋渔业整体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不断创造纪录的大型养殖工船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今年6月,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顺利交付;5月,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完成下水;4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运营。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建造的,代表了船舶工业和智慧渔业融合的最新成果。

  

作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传统手段,海洋渔业一直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仅有广阔的内陆水域,也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渔业与淡水渔业一起构成了渔业的版图。海洋渔业主要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水养殖历经“鱼、虾、贝、藻、参”5次产业浪潮。海洋捕捞则涉及近海捕捞、外海捕捞和远洋捕捞。我国是世界首个海水养殖超过海洋捕捞的国家,发展趋势是由近海走向深远海。

  

海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餐桌上的佳肴,背后是海洋渔业的长足发展。海洋渔业是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参与者多,竞争充分。随着海洋牧场建设推进,大型养殖工船不断突破,行业整合趋势已经出现,装备工程化、管理工业化成为发展方向。不过,产业链衔接不畅、渔业资源衰退、贸易竞争力欠缺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以海水养殖看,产品价值相对偏低,组织化程度不足。

  

从渔业发展整体形势看,海洋渔业肩负着更大的使命。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全球的四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水产曾是我国传统出口优势品种,但近年来出现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的情况。2022年,我国水产贸易首次出现逆差。2023年,水产饲料产量首次出现下降。近年来,部分水产品市场饱和、价格波动明显,且面临进口冲击和出口不畅等问题。这启示我们,海洋渔业发展也要从追求量的快速增长迈入更重视质的提升阶段。要做强海水养殖,做优海洋捕捞,夯实水产品供给基础。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