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巴中市委举行五届十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市委新闻发言人徐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全会精神,就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系列部署向媒体进行详细介绍。这场发布会系统呈现了巴中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为外界了解巴中文旅发展蓝图打开了窗口。
发布会指出,这次全会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将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作为牵引,市内突出协同联动,市外注重开放合作。同时,全会把握文旅产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新阶段特征,以场景驱动代替资源依赖,推出系列改革举措破解发展瓶颈,并通过生成6张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何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全会主题?巴中市委政研室主任张大梁解释,这一选择基于多方面考量。文旅产业关联性高、辐射面广,在扩内需、促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巴中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自然景观上,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文资源方面,米仓古道、南龛盛唐彩雕等闻名遐迩,巴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通过“文旅+”和“+文旅”的模式,这些资源能够转化为发展优势。此外,巴中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红色是最鲜明的底色,以红色旅游区建设牵引融合发展,与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目标高度契合。
全会提出打造四大特色文旅地标,分别是光雾山——诺水河世界级生态康养度假文旅地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基因传承文旅地标、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传统文化体验文旅地标和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科普研学文旅地标。下一步,将通过建立宣传矩阵、创新营销方式、鼓励全民参与和讲好巴中故事等措施,加强这些地标的宣传推广,提升巴中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7月16日,巴中市委举行五届十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市委新闻发言人徐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全会精神,就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系列部署向媒体进行详细介绍。这场发布会系统呈现了巴中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为外界了解巴中文旅发展蓝图打开了窗口。
发布会指出,这次全会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将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作为牵引,市内突出协同联动,市外注重开放合作。同时,全会把握文旅产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新阶段特征,以场景驱动代替资源依赖,推出系列改革举措破解发展瓶颈,并通过生成6张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何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全会主题?巴中市委政研室主任张大梁解释,这一选择基于多方面考量。文旅产业关联性高、辐射面广,在扩内需、促就业等方面作用显著,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巴中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自然景观上,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文资源方面,米仓古道、南龛盛唐彩雕等闻名遐迩,巴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通过“文旅+”和“+文旅”的模式,这些资源能够转化为发展优势。此外,巴中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红色是最鲜明的底色,以红色旅游区建设牵引融合发展,与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目标高度契合。
全会提出打造四大特色文旅地标,分别是光雾山——诺水河世界级生态康养度假文旅地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基因传承文旅地标、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传统文化体验文旅地标和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科普研学文旅地标。下一步,将通过建立宣传矩阵、创新营销方式、鼓励全民参与和讲好巴中故事等措施,加强这些地标的宣传推广,提升巴中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旅消费的本质是场景消费。”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齐小莉在回答业态创新问题时表示。在品质场景供给方面,将重点打造六大融合场景:红色旅游场景将提升展陈和互动水平,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科普旅游场景以科普大视界为核心,开发研学课程;文博旅游场景将开放东龛、西龛,丰富夜游等业态;生态康养场景利用森林、温泉等资源,发展“候鸟式”旅居;演艺赛事场景办好光雾山国际红叶节等活动,打造城市名片;乡村旅游场景聚焦乡土特色,营造“精神原乡”。
交通是文旅发展的“先行官”。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云清介绍,在交旅融合方面,巴中将织密“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完善高铁、航空、公路等运输体系,建设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提升高铁站、机场等的旅游服务水平,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米仓大道”交旅融合示范品牌,建设民宿集群和低空旅游项目,让交通线成为景观线和旅游线。
此次发布会全面展现了巴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心和举措,随着各项部署的落地,巴中有望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