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优化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

经济日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旨在建立健全涵盖普惠金融服务、普惠信贷、普惠保险的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有效支持薄弱领域、欠发达地区发展。在《实施方案》的指引下,商业银行要尽快疏通普惠金融服务的堵点和痛点,锻造县域乡村金融服务长板,构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不同机构优势互补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10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

  

  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金融强国目标,要继续优化顶层制度设计,明确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实施方案》提出,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供给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实施方案》在操作层面对《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等进行了细化,特别是从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普惠信贷体系等角度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举措,引导不同银行机构立足特点深耕普惠金融,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强化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在日前举办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张小东表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政策性银行强化先导作用,聚焦基础设施薄弱的欠发达区域,通过投放中长期贷款,为后续产业发展和商业信贷打好基础。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