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拉卡拉赴港IPO:股东套现忙,合规烂账一堆,谁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九州商业观察 九裘小妹

|
  当数字货币概念的东风吹遍资本市场,拉卡拉这位"支付老兵"正试图搭乘这股热潮奔赴港股。然而,在其赴港上市计划的背后,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决绝、业绩持续下滑的颓势以及屡禁不止的合规风险,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疑虑的图景。这场看似顺时应势的资本运作,究竟是破局之路,还是又一场割韭菜的游戏?
  股东集体出逃:信心崩塌的信号
  资本市场的每一次减持,都是股东用脚投票的无声宣言。拉卡拉的两大股东在此时选择集体离场,无疑向市场传递出强烈的负面信号。
  作为第三大股东的孙浩然,其减持计划堪称"清仓式撤退"。公告显示,他计划在2025年6月至9月间减持全部1927.09万股持股,这意味着这位创始人的弟弟将彻底与拉卡拉切割。回溯过往,孙浩然并非首次减持,2024年三季度便以18.23元/股的均价减持403万股,如今选择彻底离场,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的减持动作。在拉卡拉股价因数字货币概念翻倍后,联想控股宣布将持股比例从26.54%降至23.54%。这已是联想控股三年内的第二次减持,2022年中期曾减持1682.29万股。作为持股超两成的机构股东,联想控股的连续减持绝非偶然,背后折射出的可能是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谨慎判断。
  股东在股价高点密集减持的行为,难免让市场联想到"套现离场"的嫌疑。尤其是在赴港上市计划公布后,这种精准踩点的操作,更让投资者对其上市动机打上问号——究竟是为了拓展业务,还是给股东创造最后的退出通道?
  业绩颓势难掩:增长引擎已然熄火
  股东的用脚投票,或许源于对拉卡拉业绩基本面的担忧。近年来,这家曾经的"支付第一股"正逐渐褪去光环,营收与利润的双重下滑已然成为常态。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