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集团副总裁带头领罚,3年来规模保费同比增速首次下滑
老牌险企泰康人寿正处多事之秋!
1张罚单牵出13名责任人,其中貌似还有集团副总裁,公司副总裁身影;机构骤然收缩,年内虽已撤销百余家,但裁撤脚步却未停止。投诉激增、高管被罚、机构瘦身背后难以掩盖泰康人寿业绩失速真相。2025年1季度泰康人寿痛失非上市险企头把交椅。
01集团副总裁领罚
7月11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针对泰康人寿违规经营一事,给予行政处罚信息公示。
违规事由包括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相关费用列支不准确,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等。
金融监管总局对泰康人寿给予警告并处罚款427万元。同时,对包括万莉慧、高璐、李朝晖、姜弢、张威、龚有财、赵伟、杨济成、刘渠、仇当、廖明华、胡颂生、田爱云等在内的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罚款总计104万元。
据悉,泰康人寿此次违规行为东窗事发于2022年11月,经原中国银保监会常规例行检查后暴露。虽然泰康人寿回应称,已于2023年对照整改完毕,但一众中高级管理人员被罚引发的轰动可不小,尤其集团副总裁领罚备受市场瞩目。
刘渠现任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兼总精算师,兼首席风险官。从泰康人寿精算助理开始,一路做到泰康人寿核心岗位。2022年时已身兼数职,任泰康人寿董事、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兼总精算师兼首席投资官。
李朝晖现任泰康集团副总裁,泰康在线总经理。2017年8月-2022年6月,任泰康人寿副总裁,期间还曾兼任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分管新业务相关业务。
张威现任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泰康人寿副总裁兼个险事业部总经理,分管个险业务。2022年时任泰康人寿助理总裁兼个险事业部总经理。2024年4月晋升泰康人寿副总裁。
老牌险企泰康人寿正处多事之秋!
1张罚单牵出13名责任人,其中貌似还有集团副总裁,公司副总裁身影;机构骤然收缩,年内虽已撤销百余家,但裁撤脚步却未停止。投诉激增、高管被罚、机构瘦身背后难以掩盖泰康人寿业绩失速真相。2025年1季度泰康人寿痛失非上市险企头把交椅。
01集团副总裁领罚
7月11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针对泰康人寿违规经营一事,给予行政处罚信息公示。
违规事由包括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相关费用列支不准确,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等。
金融监管总局对泰康人寿给予警告并处罚款427万元。同时,对包括万莉慧、高璐、李朝晖、姜弢、张威、龚有财、赵伟、杨济成、刘渠、仇当、廖明华、胡颂生、田爱云等在内的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罚款总计104万元。
据悉,泰康人寿此次违规行为东窗事发于2022年11月,经原中国银保监会常规例行检查后暴露。虽然泰康人寿回应称,已于2023年对照整改完毕,但一众中高级管理人员被罚引发的轰动可不小,尤其集团副总裁领罚备受市场瞩目。
刘渠现任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兼总精算师,兼首席风险官。从泰康人寿精算助理开始,一路做到泰康人寿核心岗位。2022年时已身兼数职,任泰康人寿董事、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兼总精算师兼首席投资官。
李朝晖现任泰康集团副总裁,泰康在线总经理。2017年8月-2022年6月,任泰康人寿副总裁,期间还曾兼任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分管新业务相关业务。
张威现任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泰康人寿副总裁兼个险事业部总经理,分管个险业务。2022年时任泰康人寿助理总裁兼个险事业部总经理。2024年4月晋升泰康人寿副总裁。
此外,根据过往监管披露的人员任职资格批复信息,姜弢、杨济成、仇当、廖明华均曾任泰康人寿省分公司级副总经理。
回顾泰康人寿此次被罚事由,3项违规中就有2项指向销售违规。事实上,截止到2025上半年,泰康人寿累计收罚单10逾张,累计被罚超146万元。其中,8张罚单涉及“销售违规”。很容易激发与消费者矛盾,致使往往罚单和投诉形影不离。
就泰康人寿来说颇有点“两面派”意味,一面推动消保体系建设,从产品、队伍、客户多角度出发构建三维体系提效。一面收消费者投诉到手软。2024年泰康人寿投诉激增,收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转办投诉(除重)10160件。其中,销售环节占比78.69%。2024年公司接全量投诉(除重)102607件,销售环节占比65.19%。置于行业来看,在2024年罚款总额中,泰康人寿以924.58万元,位列寿险公司第三。
投诉量激增、罚单频现、责任人从分支机构负责人到集团副总裁,泰康人寿的病灶除了表现出来的合规防线不牢外,更深层次的是过往“重规模”内卷式竞争留下的后遗症。
02江湖地位不保
过往险企普遍靠“三板斧”,铺设渠道、发展代理人、建立分支机构来扩充保费规模。随着渠道和代理人变革,曾经险企“机构开到哪里,业务就做到哪里”的豪情壮志也不复存在。
2024全年泰康人寿减少226家分支机构,2025年刚过半就已经有赶超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内泰康人寿砍掉机构数量超200余家,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泰康对外称,此举是出于优化机构网络布局,提质增效考虑。但结合泰康人寿经营看,说是“降本”或更为贴切。
近5年,泰康人寿营收增速分别为17.45%、6.92%、-9.76%、15.79%、17.83%,波动十分明显。映射到净利方面则更为突出。2020-2024年泰康人寿净利分别为186.20亿元、228.35亿元、108.95亿元、130.52亿元、142.11亿元;期间净利增速大起大落,为-0.96%、22.64%、-52.29%、19.80%、8.88%。
同期,泰康人寿保费收入步步高升,分别为1496.76亿元、1647.22亿元、1708.40亿元、2031.88亿元、2283.24亿元。其保费收入置于行业来看,长期稳坐非上市险企“头把交椅”。
或许是受机构大规模裁撤负面影响,进入2025年1季度泰康人寿江湖地位似乎不保。报告期,泰康人寿规模保费同比增速下滑22.20%,这是自2022年披露该指标起首次下滑。
同期,泰康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达700.26亿元,同比大幅缩减17.81%。在头部人身险企中下滑幅度最大,退至非上市险企公司保费收入第二位,被中邮人寿反超。因采用新会计准则这一“美颜神器”,2025年1季度泰康人寿净利较2024年同期大增214.45%,达55.91亿元。
投资端上,2025年1季度泰康人寿实现投资收益率0.91%,综合投资收益率-0.50%。其投资收益水平置于行业来看,似乎并不乐观,甚至落后于某些中小险企。以投资收益率为基准,2025年1季度人身险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0.97%。泰康人寿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74家人身险企中位列第37位。以综合投资收益率为基准,作为头部人身险企的泰康人寿,却落入“第二梯队”。
此外,泰康人寿经营暗藏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覆盖率方面,在基础、压力情景下,未来3个月和未来12个月的流动性覆盖率均满足监管要求。但基本情景下公司整体流动性覆盖率降幅较大(LCR1)。2025年1季度未来3个月和未来12个月LCR1分别为125.21%和106.68%,环比较上季度下滑16.02个百分点和7.82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方面,截至2025年1季度泰康人寿连续2个季度实际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低于预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为负值,分别是-39.13%和-1.97%。而监管要求险企最近2个季度该指标不得连续低于-30%,显然泰康人寿一只脚已经踏进泥潭。
泰康人寿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很难说与其高退保率不无关系。
2022-2024年,泰康人寿退保金分别为99.72亿元、105.77亿元、142.55亿元。
2021-2024年,泰康人寿年度累计综合退保率分别为5%、2.66%、3.11%、3.19%。若一家险企退保率高于4%,就已经偏高了。高退保率往往出现在规模较小,主销短期保险产品居多的中小险企。主要是产品设计与客户需求不符,销售误导、隐瞒,亦或是受制于市场利率下降,投资收益未达预期,消费者会选择退保锁定收益等原因。
2025年1季度泰康人寿退保金额居前三的产品中,有两款产品退保规模超10亿元,总计退保金额达25.06亿元。退保率居前三的产品均为电销,其中有2款传统险分别为泰康乐康宝B款重大疾病保险(互联网)、泰康附加健康人生B款重大疾病定期保险退保率高达84.27%和64.75%。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