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集团派出总经理挂帅旗下企业,5个月内调整13位高管,能顺利止跌并成功转型吗?
7月14日晚间,徐矿集团控股企业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能股份”)交出了一份“期中成绩单”:预计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86亿元~1.03亿元,同比下跌近九成。
而就在一天前,公司公告称,总经理张志远因工作调整辞职,任职时间仅15个月。这一变动意味着,短短5个月内,苏能股份董事长、副董事长及总经理都迎来变动。
这不禁使人琢磨:这家站在转型十字路口的老字号能源企业,是否会在新一批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跌跌”何时休?
归母净利润连续9个季度下滑
苏能股份是一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老牌煤矿能源企业。
徐矿集团前身为徐州矿务局,于1998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由江苏省人民政府100%持股。2014年12月,徐矿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苏能股份。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煤炭采掘、洗选加工及火电业务。
2023年3月,苏能股份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继2014年上市的陕西黑猫之后,近十年A股唯一新上市的煤矿企业。
然而,就在上市后,苏能股份业绩表现却有些普通。上市当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20.29亿元和23.96亿元,较上年分别下滑20.55%和11.8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19%。
步入2025年趋势未改。根据此次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0.86亿元~1.03亿元,同比减少89.11%到90.93%,公司归母净利润将迎来连续9个季度的下滑。对此,苏能股份解释,主要受煤炭销售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面临盈利压力,但苏能股份仍坚持高分红政策。
6月25日,苏能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苏能股份共计派发现金红利润超8.4亿元,分配比例为每股现金红利0.122元,分红比例达60.67%。虽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已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分红水平。
7月14日晚间,徐矿集团控股企业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能股份”)交出了一份“期中成绩单”:预计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86亿元~1.03亿元,同比下跌近九成。
而就在一天前,公司公告称,总经理张志远因工作调整辞职,任职时间仅15个月。这一变动意味着,短短5个月内,苏能股份董事长、副董事长及总经理都迎来变动。
这不禁使人琢磨:这家站在转型十字路口的老字号能源企业,是否会在新一批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迎来一个新的开始?
“跌跌”何时休?
归母净利润连续9个季度下滑
苏能股份是一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老牌煤矿能源企业。
徐矿集团前身为徐州矿务局,于1998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由江苏省人民政府100%持股。2014年12月,徐矿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苏能股份。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煤炭采掘、洗选加工及火电业务。
2023年3月,苏能股份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继2014年上市的陕西黑猫之后,近十年A股唯一新上市的煤矿企业。
然而,就在上市后,苏能股份业绩表现却有些普通。上市当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20.29亿元和23.96亿元,较上年分别下滑20.55%和11.8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2.19%。
步入2025年趋势未改。根据此次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0.86亿元~1.03亿元,同比减少89.11%到90.93%,公司归母净利润将迎来连续9个季度的下滑。对此,苏能股份解释,主要受煤炭销售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面临盈利压力,但苏能股份仍坚持高分红政策。
6月25日,苏能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苏能股份共计派发现金红利润超8.4亿元,分配比例为每股现金红利0.122元,分红比例达60.67%。虽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已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分红水平。
7月16日,苏能股份报收5.12元/股,总市值352.71亿元。
“换换”更安心?
5个月内管理层变动13人
与半年度业绩预告一同来到的还有人事变动。7月13日晚,苏能股份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志远因工作调整,自请辞去工作,任职时间仅15个月。
鱼禾财经不完全统计,近5个月以来,苏能股份频繁迎来中高层人事变动,变更高达13人次,这在省属国企中实为罕见。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如下:
2月17日,副董事长石炳华因退休辞去相关职务,原董事长冯兴振因无法正常履行职责被免职,此前,冯兴振于2024年7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江苏省纪委监委调查,期间由石炳华代行董事长职责;
3月6日,于洋当选为苏能股份新任董事长及非独立董事,同时,邓国新新任非独立董事;
4月23日,公司非独立董事李大怀到龄退休,独立董事郭中华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两人均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6月5日,非独立董事陈清华、总工程师何亚、安全总监汪卫东均因“工作调整”辞职,同时,解庆典新任安全总监;
6月23日,陈伟东、张雷新任非独立董事;
7月13日,张志远因工作调整,自请辞去总经理一职,新总经理待聘。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新上任的公司董事长于洋,同时担任着徐矿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公开资料显示,于洋履历覆盖徐矿集团多个核心岗位。而此番徐矿集团派出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任苏能股份的董事长,上层引导意味鲜明。
根据2024年苏能股份年报数据,当时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而此番将帅大换血后,公司管理层平均年龄有所降低。
“新新”能向荣?
期望新能源成为破局关键
数据显示,2024年,苏能股份原煤总产量达1819.17万吨,控股电厂发电量达1345586.92万千瓦时,供热量达1156.81万吉焦。
尽管数据相对亮眼,但由于煤炭价格波动,2024年公司煤炭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9.54个百分点。
面对传统业务压力,苏能股份将新能源视为破局关键。当前,苏能股份正在光伏、风电、储能三个方面构建新能源体系,将版图从徐州辐射至陕甘、内蒙古、新疆等地。
2024年,苏能股份新建成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290MW,在役新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61MW,在建规模704MW,全年新能源发电量8996万千瓦时,新能源收入同比增长近4倍。
不难看出,于洋掌舵后的苏能股份,仍然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节点。尽管频繁的人事变动可能为战略转型扫清障碍,但新管理团队面临的核心挑战依然在于:如何在稳固传统煤电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有效培育新能源这一战略增长极。这将成为决定公司转型效果的关键命题。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