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希音(SHEIN)保密递表赴港上市,它到底不想让我们看见什么?

副驾驶

|
  SHEIN年入千亿,却不敢公开招股书;保密递表、挤进科企赛道,只为讲一个“科技公司”的故事。
  可监管在问它合不合规,资本在问它值不值钱——一个靠算法卖衣服的公司,能撑起AI独角兽的想象力吗?
  全文共:2655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当地时间7月3日,法国市场竞争、消费和反欺诈总局的一纸罚单,将快时尚巨头SHEIN推上风口浪尖。据多家媒体报道,因长期在官网虚构折扣信息、伪造环保承诺,SHEIN被处以4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37亿元)的巨额罚款,这不仅是法国对跨境电商开出的最高罚单之一,更揭开了出海企业全球化合规的深层危机。
  当低价+高周转的模式撞上环保、劳工和数据监管的高墙,SHEIN选择逃离欧美资本市场,悄然“保密递表”港交所,试图走上港交所新开的“科企专线”通道。表面上,这是一场估值保卫战;深层次看,这是对一个问题的“生死对赌”:
  SHEIN,真的算是一家科技公司吗?
  1
  快时尚之上的“数据运营体”
  SHEIN的确代表了快时尚的新时代。它的“算法选款+小单快反+社媒流量爆破”模式,融合了多个先进概念:
  每天上新数千SKU,由用户点击、收藏、转化数据驱动;
  工厂只接小订单,测试热度后再放量;
  无需门店,全靠社交媒体和KOL拉新;
  后台系统像一台以数据驱动的快时尚引擎。
  从运营效率和速度革命上看,它比ZARA还快两倍。但这就意味着它是科技公司了吗?
  2
  科技公司的定义,不是“用了AI”就行
  港交所2023年设立“18C章科企专线”,服务未盈利但具高研发属性的科技公司。入选门槛包括:
  技术原创性或突破性;
  可持续研发投入(一般不少于5%-8%);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