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百甲科技深陷信披危机,市场表现与经营状况堪忧

中企财评

|
  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于2025年7月7日发布的一则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将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甲科技”)推至风口浪尖。江苏证监局决定对百甲科技及其董事长刘甲铭、总经理刘煜、财务总监黄殿元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缘由是公司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差异巨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业绩预告信息披露极不准确。
  2025年1月23日,百甲科技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180万元至260万元;然而,仅仅一个多月后的2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预计净利润大幅下调至-439.49万元;到了4月29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终定格为-449.68万元。如此悬殊的业绩预告偏差,严重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
  事实上,这并非百甲科技首次因信息披露问题遭受监管处罚。早在2023年5月25日,江苏证监局就曾对百甲科技及刘甲铭、刘煜、刘洁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原因是公司在增资、定向发行全民掼蛋网等过程中,存在未及时披露特殊投资条款,以及未及时披露诉讼及股东股份冻结事项等违规行为。频繁的信披违规事件,让市场对百甲科技的诚信经营产生了极大质疑。
  从经营数据来看,百甲科技的业绩表现同样惨淡。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04亿元,仅微增2.03%,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9.25%。进入2024年,情况愈发糟糕,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跌5.32%,归母净利润暴跌69.99%;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72.07%;全年营业收入为9.83亿元,同比下降2.09%,归母净利润为-449.68万元,同比下降111.21%,毛利率下降1.83个百分点。
  在资金状况方面,自2021年起,百甲科技及其子公司累计接受关联方担保金额高达12.81亿元,巨额担保背后,凸显公司资金紧张,过度依赖外部借款维持运营的困境。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