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超颖电子过会,这不足为奇,毕竟只要被安排上了,都会放行! 但看了上市委问的这些问题,敢买他家全民掼蛋网吗?

财报风云

|
  毫无疑问,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公告,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可稍微翻翻会议记录里的问询问题,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哪是“符合要求”?分明是一边被挑刺一边硬过会,活像老师改卷时在错题旁画了个“阅”,然后说“下次注意”。
  作为吃瓜群众,咱不跟风吹“过会即利好”,也不玩虚的“价值投资”话术。就盯着上市委提的四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看:这公司到底是“潜力股”,还是“带病闯关”?
  一、境外销售:必要还是利益输送的遮羞布?
  第一个问题就把矛头指向了境外子公司。上市委问:“通过境外子公司销售的必要性,预留价差的原因及资金用途,与境外资金管理相关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啥叫“预留价差”?简单说就是母公司卖给境外子公司的货,价格比市场价低,中间留了一截差价。这操作在跨境贸易里不算新鲜,但问题在于——差价留着干嘛?是为了给子公司“输血”?还是通过关联交易把利润转移到税率更低的国家?更关键的是,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举个例子,A公司以100元卖给境外子公司B,B再以150元卖给客户。中间的50元差价,是B的真实运营成本?还是A故意压低售价,把利润藏在B的账上?如果是后者,那A的财报利润就会被“合理”做低,避税、转移资产,甚至掩盖亏损,全靠这一招。
  上市委还追问:“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独立董事对境外子公司的监督履职情况。”这问题更扎心——如果独立董事真能“有效监督”,会看不出境外销售的异常?还是说,所谓的“监督”不过是走流程,签字画押应付监管?
  结论先甩这儿:境外销售不是不能做,但“必要性”得讲清楚,“价差”得晒明白。现在连这些都支支吾吾,谁知道是不是在玩“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