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市场掘金

|市场掘金

骨科耗材龙头迎来业绩拐点

证券市场周刊

|
  

两家骨科耗材龙头上市公司2024年以来业绩相比往年明显好转。一方面,集采续标价格已经企稳,有的产品中标价格甚至还所有上涨。另一方面,集采促进国产化替代加速,国产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提升明显。此外,两家龙头企业积极出海,海外市场营收大幅增长。

  

  1月10日晚间,大博医疗(002901.SZ)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净利润3.5亿-3.9亿元,同比增长493.5%-561.33%,扣非净利润2.8亿-3.2亿元,同比增长2552.75%-2931.71%。消息出来次日,公司股价全天一字板涨停,随后四个交易日再度上涨10.7%,1月17日收盘市值为147亿元。

  

此前两年,大博医疗2022年和2023年营业收入变动分别下降28.09%、增长6.9%,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85.24%、88.45%。2024年业绩相比往年已经见底好转,公司股价也从2024年8月低点至今已上涨62.8%。

  

大博医疗是一家以骨科耗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创伤类植入耗材产品、脊柱类植入耗材产品、关节类植入耗材产品等。无独有偶,威高骨科(688161.SH)作为另外一家骨科耗材上市公司,最新业绩也已经开始好转,2022-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变动分别为-4.44%、-37.63%、0.07%,扣非净利润变动分别为-21.43%、-81.68%、37%,1月17日收盘市值97.92亿元。

  

两家骨科耗材龙头上市公司,2024年以来业绩双双好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否迎来业绩拐点了呢?

  

  价稳量升

  

2021年开始,国家启动了一系列针对骨科耗材集中采购的政策。截至目前,脊柱类和运动医学类耗材已相继完成了首轮国家集采,创伤和关节类耗材则率先进入了续标阶段。

  

在首轮集采后,骨科总体市场规模及利润率短期有所下降,大博医疗和威高骨科2022年和2023年业绩也因此有所下降。而随着集采全面落地及进入续标阶段,集采规则逐步成熟,价格已经企稳。比如,创伤类耗材续标中,各头部企业中标价较首次集采价格普遍上涨,关节续标价格相较首次集采价格降幅平均仅为6%,价格降幅逐步趋稳。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