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股市聚焦

|股市聚焦

废料处理竟是一笔糊涂账,监管匿名通报IPO终止项目指向中兴新材,保荐机构浮现

财联社

|
  财联社2月7日讯(记者赵昕睿)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5年第一期出炉。作为新年公布的首期审核动态,现场督导案例指向哪家企业成为焦点。
  经深入挖掘,财联社记者发现该案例与科创板IPO中兴新材紧密相关,这一撤单项目背后的诸多细节也随之浮出水面。
  在本次披露的现场督导案例中,发行人报告期内废料管理内控存在缺陷,因在废料销售出库的称重环节未做到有效监督,导致报告期废料收入少计1600万余元。发行人称报告期最后一年已对与废料管理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整改并有效运行,保荐机构核查后也发表了肯定意见。经现场督导后,事实情形是否与保荐机构披露相一致?现场督导案例又剑指何方?
  保荐机构多项废料管理未充分核查
  审核动态中提及发行人的废料管理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报告期内部分年度产生的废料重量占原材料投入量比例达54%、48%,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废料率。二是对废料明显缺乏管理,在废料量较大的情况下,废料入库时未进行称重也无入库单,仅在废料出库时进行称重处理。现场督导重点关注保荐机构对发行人废料销售收入完整性、废料划分标准及废料管理内控缺陷整改有效性的核查情况,最终被查出以下三项执业问题。
  一是未充分核查发行人与废料回收商的交易。根据申报文件,自报告期初至发行人对废料管理内控缺陷整改之前,与发行人开展废料交易的仅有E公司和F公司,且均通过对公转账交易。但经现场督导发现,发行人同一时期与G、H另外两家公司存在废料交易,且在发行人对废料管理内控缺陷整改之前,两家公司持续向发行人进行废料回收报价。
  此外,在与E、F两家公司签订的废料回收协议,还存在合同审批单缺失或同一份合同存在两个版本合同审批单的异常情况,但协议有效期内未见E、F两家公司向发行人进行废料回收报价。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