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股市聚焦

|股市聚焦

多家投行“不尽责”被点名,募资使用被重点关注,上交所公告重点关注事项

财联社

|
  财联社2月7日讯(记者林坚)上交所、北交所在最新一期相关通告内均披露了券商保荐机构的执业违规问题。一方面,北交所在《会员通讯》内披露联合各证监局开展了募集资金专项核查行动,发现个别保荐机构未能勤勉尽责履行督导义务,也未出具准确的核查报告。另一方面,上交所在2025年首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通报现场督导及现场检查概况,此外,还明确再融资项目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的三项核查要求。
  北交所方面,具体披露了募集资金两大违规情况,包括未通过募集资金专户支付募投项目、超审议额度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等,其中,“点名”3家券商、多位保代作为项目的保荐督导券商以及参与人,未能勤勉尽责地督导上市公司按照规定使用募集资金、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未能在《募集资金专项报告》发现并报告上述违规事实。
  北交所强调,保荐机构应持续严把督导关,加强募集资金存储使用等的持续督导工作。不断加强人员执业能力,通过内部培训、警示等方式提升保荐代表人持续督导水平。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1日,北交所发布并施行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指引(试行)》,并提到要认真做好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结果运用工作,适时评估评价效果,及时优化评价安排,进一步压实保荐机构“看门人”责任,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夯实市场高质量发展基础。
  上交所方面,经现场督导与检查,保荐机构在申报前虽然发现了发行人废料内控管理缺陷及废料收入少计的问题,但对于发行人废料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未披露的废料回收商约定现金交易等风险迹象未保持审慎,未能结合前述风险点有效核查发行人对于废料与降等品是否划分清晰、废料管理内控缺陷是否得到有效整改以及是否还存在未披露的体外废料收入等问题。这些违规问题导致保荐机构未能充分履行其核查职责,影响了其对发行人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准确判断。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