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证券要闻

|证券要闻

民生主题记者会举行 住建部等四部门部长发声 一文速览

财联社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定于今日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民生保障向普惠性发展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过去,民政工作主要面向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具有保基本、兜底线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有序推进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
  陆治原:我国孤儿、弃婴大幅度减少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升,孤儿、弃婴大幅减少,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需要推动儿童福利从孤弃儿童生活保障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延伸。
  陆治原:探索形成物质加服务救助模式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随着社会进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精神关爱、社会融入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单一的物质帮扶已经不能满足救助对象多样化的现实需要。对此,下一步将在以资金和物质救助为主的兜底保障基础上,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更好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
  陆治原:四方面有序推进民生保障向普惠性发展 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传统意义上的民政工作主要面向特殊困难群体,属于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逐步扩大相关民生保障政策的覆盖面,有序推进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一是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普惠性主要强调的是保障群体的普遍性,如推动儿童福利保障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延伸;二是服务内容从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兼顾转变,下一步将在以资金和物质救助为主的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顾服务等;三是要素保障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