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商业要闻

|商业要闻

乐纯生物:在生物工艺深水区筑牢“中国智造”护城河

搜狐网

|
  

2011年,乐纯生物从0到1在国内开辟出一个新行业、新市场,扛起“生物制药一次性耗材国产替代”的大旗。十余年,历经不同发展契机,中国本土生物工艺公司,到底行还是不行?

  

欣慰的是,在当前的特殊时期,以乐纯生物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生物工艺供应链公司以扎实的内功回答了这一“灵魂叩问”。绝大多数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对上游生物工艺已逐步形成“国产替代”的共识,而本土生物工艺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坚与产业链整合,已经构建起具有自主可控特征的供应链生态体系。

  

下游需求侧:从被动到主动、从尝试到共进退

  

当来自美国的百年生命科学巨头们开始构建全球产业版图时,中国生物制药上游市场尚处空白期。“四大”耗材巨头中,以赛默飞1982年入华为标志,跨国企业主导的进口耗材曾长期占据95%以上市场份额,致使国内生物制药企业长期受制于国际供应链波动。然而,在当前新一轮的贸易摩擦中,国内生物制药企业“淡定”了许多,面对被动局面,他们主动转向国产供应链寻求破局点。

  

据第三方行研数据,目前,生物制药研发生产过程中,本土一次性耗材、设备已完成超过50%国产化替代,其中,乐纯生物占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本土过滤器份额在30%左右,本土培养基份额约为20%左右,作为早期布局者,乐纯生物也均在其中占据优势市场份额。中国本土生物工艺多项产品性能已从“替代”变为“领先”。

  

据业内人士了解,面对本次巨额关税的加征,多家生物制药企业已经在主动摸排,“逐一去看哪些是国内可以替代的,并开始主动接触国内上游耗材企业,对产品和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和尝试。”这一转变,背后是国产供应链的产品与技术的双重保障,尤其是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的突破。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