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路

经济日报

|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未来,必须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路子,让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迅速增长,2024年跃升至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农民增收路径。例如,浙江温州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有效整合了各环节农业生产要素和服务资源,推动广大农民走上共建共享共创共富之路。2024年,温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44263元,同比增长6.3%。又如,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县之一,成都市郫都区主要承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工作。其中,曾敲响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的战旗村,2023年集体资产达11658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705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3万元。

  

  一系列的政策相继出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前不久出台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强调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也要看到,在拓宽农民增收路子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许多地区仍依赖传统农业,缺乏农业新质生产力和高附加值产业。二是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