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中经评论:用好用足宏观政策释放红利

经济日报

|
  

近日,财政部公布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4只发行时间较原计划提前。此外,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的消息也引起高度关注。一系列密集举措显示,宏观政策正在加紧发力,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更坚强支撑。

  

从总体看,今年宏观政策呈现“靠前发力”的特点。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前5个月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达4.2%,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各项重点支出保持较高增幅。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系列宏观政策持续显效,促进了国内需求扩大,生产供给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例,下达162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行强力支持,点燃消费热情、释放内需潜力。此外,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带动投资作用持续显现,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继续改善。不过,当前经济稳定运行的压力犹存,需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推动政策尽快、充分落地见效,更好地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推动已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充分发挥红利。促进扩大内需方面,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三季度部分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即释放了这个信号。今年用于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总额达5000亿元,通过及时、有序下达新的批次资金,确保“两新”资金供给,提升“两新”政策效能。另外,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