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经济日报

|
  

  消费旺,经济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刚刚过去的“3·15”消费者权益日,相关媒体报道了我国在消费环境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更有此前曝光的羽绒制品以“丝”代“绒”乱象,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行业生态;还有某些景区把棉花当作雪花营造“降雪”氛围,剥夺了游客的知情权等,伤害了消费者感情。

  

  为破除消费者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围绕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方面内容,提出“提升实物消费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等19条具体举措,有助于系统治理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优化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消费环境建设。出台电子商务法,规范电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公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将“创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作为重要内容;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共同治理体系……一系列政策落地显效,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持续涌动。统计调查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规模稳居全球市场前列,为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贡献了重要力量。

  

  优化消费环境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建设诚信、公平、便捷、安全的消费环境,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消费者多方努力。政府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部门协同。完善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及时修订规章文件,健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监管执法,特别是要围绕群众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管。运用AI、大数据、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加强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