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五粮液工匠群像:传承与创新的千年守护者——五一劳动节致敬每一位酿酒劳动者

中金在线

|
  在中国白酒的浩瀚星河中,五粮液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其醇厚酒香源自无数工匠的双手。他们或许没有耀眼的名字,却用毕生光阴守护着千年工艺脉络;他们或许不擅言辞,却能以行动诠释匠心真谛。五一劳动节之际,我们走进五粮液集团,记录下六位酿酒工匠的故事。他们不是特例,而是五粮液万千劳动者的缩影——在蒸汽氤氲的酿酒车间里,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用双手共同托起中国白酒的过去与未来。
  师德刚:以“感官”为尺,守护千年酒香
  作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特级技师”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五粮液507车间酿酒大班长,师德刚的职业生涯始于1996年,从酿酒操作工到技能带头人,近30年的坚守让他成为传统工艺的“活字典”。他工作时,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是理化指标,另一把是经验与感官。“酿酒时遇到的问题,有时候没有绝对答案,全凭手感。”他举了一个例子,曾有班组因“酒醅不收汗”备受困扰,这样的糟醅表皮水分足,但残料高,像浆糊状糊在表面,导致酿出的酒酒香不高雅,严重影响酒质。师德刚通过不断调整水量和投粮节奏,最终让酒醅恢复“活态”。“酿酒是微生物的艺术,急不得、假不得。”
  作为“工匠苗圃”技能带头人,他推行“1带N”师徒制,为五粮液培养出一批酿酒骨干。徒弟左超曾获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徒弟宁亚洲在技能竞赛中屡次摘得名次。师德刚的班组更是创下连续多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记录。“带徒弟就像种粮食,得耐着性子等它发芽。”他笑道。
  


  师德刚(右一)与同事们在车间酿酒(五粮液集团公司供图)
  荣誉墙上的证书熠熠生辉,但他更看重车间的“隐形勋章”:“车间里每一滴酒都是活的,它们会告诉你哪里没做好。”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