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房产 > 房产动态

|房产动态

房地产“白名单”机制运行成效显著

经济日报

|
  

  为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2024年初正式建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截至目前,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经支持14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白名单”机制为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提供了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商业银行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为5.03万亿元,超过了原来4万亿元目标。截至2025年1月22日,贷款金额又增加了5700亿元,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贷款金额现已达5.6万亿元。

  

  “在这项机制下,我们确立的原则是‘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即符合‘5+5’条件标准的房地产项目均应纳入‘白名单’项目管理,实现‘应进尽进’。”肖远企介绍,项目进入“白名单”后,银行建立绿色通道,积极予以融资支持,实现“应贷尽贷”。同时,允许银行将全部贷款提前发放到房地产项目公司开立的项目资金监管账户,实现“能早尽早”,从而确保项目能够及早开工,中间不断工。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为“白名单”项目开通信贷绿色通道,高效审批通过西部科学城“凤栖湖”住宅项目贷款,并于审批通过后2个工作日实现首笔放款,有效保障工程重要节点用款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放款1.4亿元,助推项目工程加快施工进度。

  

  去年以来,多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得显著成效。江苏金融监管局紧盯贷款投放情况,及时做好评估调度,确保“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满足要求,截至去年12月30日,江苏省“白名单”项目共994个,累计放款4127亿元;重庆金融监管局有效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有力保障项目建成交付,截至今年1月26日,重庆市“白名单”项目总数342个,银行授信审批金额接近1500亿元,累计投放金额超1300亿元。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