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银行 > 银行业内动态

|银行业内动态

数字人民币为消费添活力

经济日报

|
  

  近期,苏州发放数字人民币补贴促消费活动开启,北京、深圳等地也陆续推出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促消费活动,多地还明确了2025年数字人民币发展重点。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提振消费工作中,可扩大数字人民币运用,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

  

  试点持续深化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拓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从试点地区公布的数据看,多地数字人民币交易规模、钱包开立数量等继续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地区运营机构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增加超800万个,累计流通业务金额较年初增长近七成。广州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超1400万个,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门店超140万个,在食、住、行等23类重点民生领域落地特色应用场景。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青岛市共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920万个,累计交易151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结算商户门店63万个;济南市共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413万个,累计交易33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结算商户门店62万个,在同批次试点城市中居于前列。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从各地发布的数据看,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数量增加,交易规模持续扩大,表明数字人民币市场基础在不断夯实,正在被更多商户接受。同时,数字人民币在税收、公用事业等政务服务场景使用更为普遍,说明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

  

  近期,多地结合实际提出下一步数字人民币发展的重点。广州市委金融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广州市数字人民币工作行动方案》提出,至2025年6月,争取在民生、体育、消费、文旅、公交、预付费等领域应用场景覆盖面取得明显进展;争取至2026年底,基本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特定区域全覆盖,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上海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场景覆盖面广、支付服务体验良好、创新应用丰富、各方参与积极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2025年,青岛将加大普及、推广力度,丰富数字人民币支付生态,持续扩大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规模,持续完善已落地创新场景,扩大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经营领域的应用等,让数字人民币试点“深一度”。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