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银行 > 银行业内动态

|银行业内动态

币圈创新未尽时

经济日报

|
  

  从2008年比特币问世至今,各式各样的数字货币层出不穷。不过,若从“中心化”程度来区分,大体可归于三大类型:

  

  其一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亦称“加密币”,代表币种是比特币。这种货币是基于密码学算法生成的,没有主权国家的信用背书,因而与现存各种货币的逻辑完全不同。

  

  其二是“部分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亦称“稳定币”,代表币种是天秤币(Libra)。这类数字货币大多具有非官方属性,价值通常与某种现有货币或者一篮子国际货币挂钩,币值相对稳定。

  

  其三是“完全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也即央行数字货币(CBDC)。央行数字货币顾名思义就是由各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特点是和央行发行的实体货币严格挂钩。

  

  说起来,关于数字货币的诞生,还有一段未解之谜。

  

  2008年,一位自称“中本聪”的人写了一篇旨在“用符号替代货币”的文章,标志着比特币横空出世。不过,直到今天,也没人弄清楚中本聪究竟是谁,甚至它究竟是一个代号、一个团队还是确有其人,均不得而知。

  

  比特币的产生基于一套加密算法,对于其产生过程,有一个很形象的称呼叫作“挖矿”:人们可以利用“矿机”,在比特币系统中收集交易数据并建立新的区块链,如果新的区块链得到了全网公认,那么就会认定“挖”到了新的比特币。根据最初的设计,比特币的总量是恒定的,最多为2100万枚。

  

  比特币与传统货币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它因算法而生,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因而可以完全摆脱对政府及其他中心化机构的依赖,这也是称其“完全去中心化”的原因所在。正是基于“完全去中心化”的特点,比特币没有国界,不需要兑换,天然就具备全球交易的属性,可以降低跨境操作的成本。而且,由于比特币采用了密码学算法、区块链、分布式账簿等技术,且持有比特币的行为需要得到全网公认,因而能够彻底解决困扰全球金融体系的假币问题。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
Baidu
map